将浑水变清水,武汉34岁女博士后把论文“写”在鱼塘里

长江日报   2023-04-25 09:07:59

4月,养殖户们开始起笼第一批小龙虾,色泽鲜亮的纯天然生态养殖小龙虾,将与他们一年的收获紧密相关。

在江夏区湖泗街道夏祠村,1.5米深的池塘里,翠绿的水草自在摇曳,衬得池水越发清澈,放眼其间,鱼虾欢快游动。而在两年前,这个池塘还是一片浑浊,是武汉粼鳞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粼鳞生态”)的技术总监张秀梅,彻底改变了这里的水环境与水产养殖模式。


(资料图)

将16年所学付诸于一汪碧波,34岁的华中农业大学在站博士后张秀梅,让湖泗街道连片的29个池塘由浊变清,抓着从清水塘里捕捞的手掌大小的小龙虾,她开心地说:“我要把自己的梦在整个长江流域实现。”

1.5米水深的池塘里,翠绿的水草自在摇曳,池水清澈,一眼见底。华中农业大学在站博士后张秀梅正在捕捞。长江日报记者 何晓刚 摄

一次社会实践

在她心中种下环保的“种子”

23年前,在山东省潍坊市东南方向的黄旗堡街道,初中生张秀梅和7名同学组成研究小组,参与暑假社会实践,他们要在感兴趣的科学领域中自选角度,写成一份调查报告。

“有位小伙伴说自己外婆家附近有条河,在短期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张秀梅满怀期待,骑着自行车来到河边,看到的却是黑绿的水面、漂浮的垃圾和缓慢流动的河水,和课本上关于自然的彩绘插画大不相同。

一位结束耕作的村民经过,看着他们稚嫩的面庞说,以前这里河水透亮,一眼见底,总有大人带着小孩来河边看小鱼,河水还能顺着田埂直接灌溉农田。

然而,这一切却随着一家造纸厂的建成投用戛然而止。

看着从造纸厂里排出的黑色污水,张秀梅和小伙伴们提交了一篇400余字的报告。“水面不应该是这样的”,当张秀梅在实验手册上写下这9个字时,关于环境保护的种子已悄然在心中种下。

高中毕业时,张秀梅尊重父母的意见,将金融专业放在了第一志愿,但在填报第二志愿时,她义无反顾地填上了“环境科学”。

录取结果出来后,她被中国海洋大学的环境科学专业录取。“第一时间不敢相信,既开心又感到幸运,冥冥之中的天意帮我作出了最关键、最坚定的选择。”

进入研究生阶段,走进田野,还是待在实验室,是张秀梅紧接着面临的第二个选择。

抱定希望通过所学,在实践中更快看到环境改变价值的决心,她报考了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磷循环研究方向,开始投身湖泊治理事业。

下塘实验

全副武装仍被晒脱皮

在研究生课堂上,看到教授展示的湖泊生态治理前后对比图,张秀梅再次想起了小时候见过的那条河。湖泊治理前后带来的强烈视觉震撼,让她意识到这门学科的学术价值与社会效应。

2016年,张秀梅通过博士生招生考试,继续在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攻读湖泊生态修复专业。

2017年盛夏,在学校苏州东山实验站,她终于迎来了人生第一次下塘实验。一片大型养殖池塘、一个生态研究基地,98个实验桶,张秀梅至今难忘第一次穿着胶鞋,在池塘里挖泥巴、种水草。

“其实我小时候学游泳差点呛水,对水还是有一些畏惧。”张秀梅说,但每次靠近水边,好奇心永远会战胜恐惧感,脚踩进塘内淤泥中,反而更觉得踏实。

第一天实验结束,张秀梅发布了一张自己坐在板凳上赤脚收拾水草的照片,写下了这样两个字:“拼了。”

那段时间天气异常闷热潮湿,气温从早上8时开始便超过35℃,为了避开高温,她定了凌晨4时的闹钟,“响三声就能醒,因为心里始终记着还有实验要做。”

虽然戴着遮阳帽,穿着防晒冰袖,一天下来,张秀梅的脖子后面依旧会晒脱皮,她已记不清采集了多少次泥巴,只记得每天晚上回房后,十指指缝中的泥巴怎么洗都洗不干净。在后来的日子里,她就不再专门洗指缝了。

这次实验持续到当年的寒冬,装满水的实验桶结出薄冰,为了不破坏桶壁上附着的水藻,张秀梅不戴手套,将手伸进深深的冰水里,小心翼翼地捡起底层叶片。

常年在户外,皮肤变黑、脱皮都不是问题,这个爱美的女孩子愿意为科研让步。

张秀梅(右)抓着从清水塘里捕捞的手掌大小的小龙虾。长江日报记者 何晓刚 摄

创新生态技术

以草控水以鱼理草

“走上湖泊生态修复的道路可能是机缘巧合,但随着我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我意识到我学到的知识能为国家和社会产生极大的价值,这坚定了我走下去的决心。”张秀梅说。

2020年,在华中农业大学在站博士后期间,张秀梅认识了在江夏从事水产养殖的彭森。彭森是土生土长的江夏人,从小在牛山湖渔场旁长大,吃的是湖水煮湖鱼。

彭森发现,传统的水产养殖,由于投放大量饲料,对水资源污染也比较严重,他一直在寻找改变这一现状的办法。

而多年从事水环境治理研究,熟练掌握水环境修复的系统方法后,张秀梅也认识到,水环境修复不仅是一项投入巨大的环境保护事业,还可尝试建立一种不破坏水质的生态养殖,实现环境保护修复与经济效益双丰收,带动村民增收,实现乡村振兴。

博士毕业前,张秀梅曾想去高校或者科研院所。而在与彭森交流后,她发现这是把科研想法付诸实践的一个重要契机。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共同在湖泗街开展生态养殖。

背靠梁子湖的夏祠村、科农村,村民世世代代以耕作和水产养殖为生。养殖工人张东云回忆,当地村民之前用多投料、多用药的方式养虾,“水是浑的,产量也上不来”。

对此,张秀梅把她在读博期间一项关于不同鱼对水草牧食压力的实验研究成果,用在了夏祠村和科农村的水产养殖中。她和彭森经过摸索,对实验研究成果进一步完善,通过抽排降低水位,改造池塘地形,再将一簇簇密刺苦草像插秧一样种在塘底。

两三个月后,浑浊发臭的劣V类水体变得清澈见底,随后又通过投放各种鱼类、虾类,构建完善的水下生态链。

水质长期稳定的奥秘在于张秀梅创新的“鱼草平衡”生态技术:以鱼理草、以草控水、以水养鱼、清水青草。

“密刺苦草根系发达,净化能力强,但这并不足以让水能够持续清澈。”张秀梅介绍,为控制水草过分生长,他们在水中投入一定数量的团头鲂;为防止鲫鱼幼苗过多,他们又精准投放鳜鱼加以制约;微生物菌剂会把多余的饲料降解为生物絮团,花鲢和虾苗则负责“打扫残渣”,以保持水质。

为精准调控投放比例,张秀梅多次划船至水中,拨开水草,进行生物采样。

不投肥、不用抗生素的清水虾上市了。去年夏天,公司养殖的小龙虾首次登陆上海一家线上生鲜平台,虽然价格高出一般小龙虾不少,但几分钟就销售一空。

数据显示,粼鳞生态去年小龙虾亩产300公斤,加上鱼类养殖产生的附加值,平均亩产达1.2万元,比传统养殖纯利润额高出约2倍。

新的生态养殖模式给村里带来明显变化,除了土地流转的固定收入,公司每年的劳务用工,还给两个村的村民带来约103万元的增值收入。

在夏祠村的粼鳞生态二号基地里,养殖工人夏宗杰在每年需要拔草、种草、喂鱼的时候,都会召集村里的脱贫户,到基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农户每个月的收入能达到5000元。

目前,张秀梅团队已在江苏常州同步开展“鱼草平衡”生态养殖试点,与武汉长江航道局救助打捞局合作开发的生态智慧渔场项目,规划面积达1万亩。

江夏区农业农村局水产管理办公室工程师董敏说:“‘鱼草平衡’的生态养殖技术在湿地丰富的江夏、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都极具推广价值。”

(长江日报记者栾嘉雯 杨晓雨 张晟 通讯员姜亮平 罗铭娟)

【编辑:王戎飞】

精彩推送